学术会议网站建设LOGO
 
 
 
 

会议新闻  -李强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暨“社会治理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12月18日电 12月14日,李强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暨“社会治理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熊知行楼多功能厅举行,8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李强教授生前好友、同事、学生共同缅怀、参与研讨。会议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办,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北京市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世松等出席,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应星主持活动。

过勇致辞

过勇全面回顾了李强教授在重建清华社会学和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上的开拓性贡献。他表示,李强教授在清华大学辛勤耕耘的20余载中,在知识体系构建、教材编写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倾注了巨大心血。李强教授密切关注重大时代性现实问题,多次在重要学术期刊及《人民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见解深刻的文章,并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极具价值的政策咨询报告。今后,清华大学将继续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支持和鼓励清华师生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研究和志愿服务,传承李强教授做学问和育人的理念,为新时代社会治理贡献清华力量。

王世松致辞

王世松表示,李强教授一生奉献于教育和社会事业,成果斐然,为我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还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持,其主持的“新清河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区域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他对清华大学长期以来为海淀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尤其是去年启动的“清华学生在海淀”社区服务系列行动,使双方合作更进一步。希望未来清华大学及各位专家能够继续支持海淀社会工作,共同推动海淀发展。

王天夫致辞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王天夫表示,李强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卓越,在精神上、学术上引领了清华社会学的发展,对改革开放后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对全国社会学领域的后辈给予了大力支持。李强教授的精神和学术遗产是清华社会学学科、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整个中国社会学界的宝贵财富,清华社会学人将永远铭记并传承,努力推动社会学学科不断发展。

第一届“李强社会学论文奖”颁奖典礼

会上举办了第一届“李强社会学论文奖”颁奖典礼,王天夫为获得“优秀论文奖”的同学们颁发获奖证书。

主旨演讲环节,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匡亚明卓越教授邴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光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李迎生,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景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刘欣,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丁学良分别以“现代化的多样性与东亚现代化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数字社会治理的新趋势与新要求”“发挥社会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中的专业优势”“中国转型社会的双重分层体系与分层机制”“前驱波——底层精英概念与李强对中国农民工的社会学研究”“若李强健在,他会继续研究的几个问题,我会如何助力他?”为题先后发表演讲。

张华发言

李强夫人张华女士发言,回忆了李强教授生前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代表家人感谢学校与学院、社会各界对李强教授的悼念和对家属的关怀、帮助和安慰,向获得“李强社会学论文奖”的同学表示祝贺,向负责《李强全集》编写工作的师生致以谢意。

刘精明汇报《李强全集》编纂进展

下午的“社会治理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共设“城镇化与人口流动”“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社会治理与新清河实验”三个主题分论坛,分别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陈宇琳、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何晓斌、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谈小燕主持。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刘精明汇报了《李强全集》的编写进展。

应星主持

郑路总结发言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郑路在总结中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李强教授的深切缅怀,更是社会学领域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为推动社会学研究发展、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激励着学界同仁继续探索前行。

活动合影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阅读:288次



 

 
产品介绍 新闻新闻 成功案例 关于我们 推荐会议 支付方式 在线体验 联系方法
产品介绍 会议知识 标准版案例 公司简介   对公账户 在线体验 联系电话
系统流程图 会议文书 定制版案例 产品服务   个人转账   在线咨询
详细功能 会议筹备   加盟合作    支付宝收款    
扫扫下载 会服事项       网银支付    
  专题文章            
  会议硬件            
 
  立刻电话获取专业解答 021-31006821 © 2007-2025 上海同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十多年专注于提供会议网站建设、会议宣传服务,会议直播方案